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回顾丨朱守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

发布时间:2018-10-16 15:17 浏览次数:1021
 

     2018年9月9日,浙江大学乡村振兴千人计划研修班首期班正式结业。在举行结业典礼之际,我们邀请到中共农业农村部党校副校长、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守银为新农人学员讲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课程,为新农人此次学习交流的旅程画上圆满的句点。

image.png 

新农人风采

朱院长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给学员们讲解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认识和行为,重点结合如何看、怎么干的问题。朱院长从事调查研究工作三十载,秉持四个观点:一个是理解和懂得一些道理很重要;二是如何按照道理去研究问题更重要;三是要通过农村调研把握农村发展形势,防止用“导致问题的思维”来研究问题;四是缺少科学精神引导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都无法长存,因此我们应实事求是,追求科学规律,承认差异,因地制宜。

朱院长分别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观客观影响因素、其主要问题、问题根源以及几点建议等方面展开此次的授课。

 image.png

朱守银给新农人授课

 

一、对乡村振兴战略定位的看法

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个“管全局”的战略,大前提下它是个国家战略,是国家提出来的主要解决整个国家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的战略。其次,乡村振兴是个“管全面”的战略,五大任务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可谓全面部署。新农人囊括了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以及经济组织振兴三个层面。第三,乡村振兴是个“管长远”的战略,整个战略放眼2050年,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与急于求成。第四,乡村振兴是个“分阶段”的战略,2020年、2035年、2050年是三个关键节点,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二、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

朱院长强调,如果在不知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的情况下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引起麻烦。他从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差异切入,详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

之所以要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因为2015年之前,我们长期实行需求侧的管理办法,期间累计产生的问题无法通过需求侧的管理办法消化解决,因而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需求侧的管理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实施目标上的差异。需求侧的管理办法追求数量、总量、短期目标,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质量目标、结构性目标、长期目标。二、实施手段上的差异。需求侧管理手段靠三驾马车拉动经济,指国内消费、增加出口、扩大投资,属于数量指标,只要扩大数量、提高总量、增加规模即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注重要素投入的质量、结构以及效率。三、政策措施上的差异。需求侧管理办法更加注重短期措施,比如价格调控、利息、财政补贴等等,注重短期性、临时性、协作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技术性、制度性、长期性措施。比如如何推动技术进步、如何加强制度建设、如何提高劳动力素质、如何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作用发挥上的差异。虽然过去也强调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实际上很多时候更多的靠行政手段,而在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条件下,则强调发挥市场因子的决定作用,例如各位新农人的带动作用。供给侧改革目的是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

朱院长解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内涵:影响农业供给的一系列要素的结合(既有结构性问题又有总量问题),称为农业供给体系。

“改革”一词,不同于“调整”,前者是指完善政策、创新制度、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政府提供市场信息与价格信号,引导市场主体自主调整结构;后者是指政府直接进行结构调整。

image.png 

新农人学员听课现场

 

三、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主客观因素及主要问题

影响供给侧改革的因素中,客观因素为:资源禀赋条件、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农业生产特性等三方面。主观因素为:行政管理体制、农村公共政策和绩效考核制度三个方面,并就每个方面都做了详细举例说明。

朱院长详细阐述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包括九大方面:

(一)一些农产品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价格低迷与卖难并存,农业结构面临反复性调整、周期性折腾的潜在风险;

(二)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成为当下农业发展最大难题,直接影响农业供给效率和产业安全水平;

(三)普通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和知识老化严重,新型经营主体总体数量多、但质量较低,直接制约农业转型升级;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滞后,成为最大“短板”,制约要素供给质量、配置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水土和环境污染堪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六)一些乡村、部分农民诚信丧失、法纪缺失、孝道迷失、打仗骂架、聚众赌博、低俗演出等不文明乱象在增加;

(七)一些乡村管理不顺、干群不和、越级上访、黑恶抢盛行、黄赌毒泛滥、管核考失准等乡村治理难题日渐增多;

(八)乡村振兴实践出现思维城镇化、目标理想化、行为短期化、模式雷同化、政策盆景花、主体非农化不良现象;

(九)乡村组织面临上下双重的挤压 ,任务事无巨细、无所不包,一些乡村干部陷入繁重工作压力和精神恐慌之中。

问题根源包括八个方面:

(一)对基本国情的制约认识不深、重视不够;

(二)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认识不足、把握不准;

(三)农地家庭承包经营存在认识与实践偏差;

(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路径性偏差;

(五)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条条、条块分割严重;

(六)部门政绩考核制度扭曲了行政管理行为;

(七)农村公共政策偏离公共目标与公平原则;

(八)农产品优质优价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等。

 

四、把握五大方向,防范八个误区的两点建议

最后,朱院长提出关于“把握五大方向”、“防范八个误区的” 两点建议。

把握五大方向:

(一)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没有绿色发展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

(二)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三)实现城乡联动、融合发展;

(四)突出乡村特色、功能互补;

(五)追求稳定、健康、可持续。

防范八个误区:

(一)不能滥用权力、过度干扰市场;

(二)不能财政诱导、一味打造盆景;

(三)不能部门分割、各自为政推进;

(四)不能求大求快、过于急于求成;

(五)不能追求短期、过分急功近利;

(六)不能盲目模仿、模式千篇一律;

(七)不能忽视农民、侵犯农民利益;

(八)不能城市思维、采取城建思路。

image.png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负责人鲁柏祥老师做课程总结

 

鲁柏祥老师总结道:“朱院长的每个观点以大量的事实、数据、研究作为支撑,按照总书记的说法,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足以看出朱院长非常的睿智,有极强的洞察力,以小见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鲁老师最后强调:“我们作为新农人,要主动思考如何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这全在于我们自己,即主权在我,自强不息。”

 

同学们载着满满收获和深入思考,把所学所思与所感所悟带回当地,学以致用,以期能够更好地带动乡村振兴与脱贫致富,带动身边人做出改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联系方式

电话:0571-88208180
传真:0571-88208180
地址:杭州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202室
邮编:310000
邮箱:agab_zju@zju.edu.cn
版权所有@2018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