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李雪燕,1981年出生于云南建水农村,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红翔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李雪燕从武汉科技学院毕业后加入百胜餐饮集团,成为东莞肯德基有限公司的一名见习助理。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独当一面的肯德基餐厅经理,她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也正是在这家跨国巨头的管理岗位上,李雪燕接受了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和管理实践。
2015年起,李雪燕夫妇开始独立运作云南当地特色红薯——“建水灰薯”项目。经过几年不断摸索,李雪燕团队在建水建立了1500多亩“云家红”红薯示范基地。2016以来,该团队从第一年的300吨到2018年的2000多吨,将此前无人问津的“建水灰薯”销往全国各地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李雪燕的带动下,“建水灰薯”已经成为当地农产品的一张新名片。
二、创业历程
踏破铁鞋无觅处,不如回家卖红薯。2015年,一直在全云南范围寻找合适农产品、不断碰壁的李雪燕,却在自己家乡建水有了意外收获。由于工作关系,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展销会上品尝过不同品种的红薯后,她都会不自觉地拿来与家乡的“灰薯”作对比,对比得越多,越让她兴奋。“建水灰薯”的口感和味道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一流的。“回家卖红薯”,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压上了全部积蓄,遭遇最沉重打击。当年到了采挖红薯的时候,市场行情让李雪燕很焦急。当时销售市场仅限于云南境内,供大于求,红薯采挖后只能入库等待销售。无法预料的市场行情和储存方法不当,让近千吨红薯基本报废,经济上损失惨重,
重整旗鼓再上路,老品种终迎新生。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后,李雪燕开始重整旗鼓。借着和源石榴参加各种展会的机会,向外地客商推荐试吃“建水灰薯”,因为味道太好,经常被抢购一空。就是这样靠着卖力推介,2016年9月,李雪燕迎来了春播的大单采购合作。从基地采挖到仓库分拣分级包装,再到运输、售后管理等一系列的流程亲力亲为,不断测试,只为把最好质量的“灰薯”,最好的客户体验展现出来,第一批货发出后,客户反馈非常好。李雪燕意识到,她两年来一直在推广的“建水灰薯”终于走出去了。而想把它做成规模化的产业,需要详细的规划,更需要全身心投入。为此,她和丈夫逐渐从和源农业脱离,成立云南红翔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云家红”商标独立运作。
三、经营模式
与种植基地合伙投资模式。除资金外,李雪燕团队还要将种植技术和管理技巧导入到合伙的种植基地,派出技术人员参与红薯的日常管理,共同种植“云家红”云南高原甜糯红薯,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制定各项标准和操作流程,销售后按比例分成。目前与李雪燕合伙的示范种植基地,已有1500多亩。
预付定金的订单收购和销售模式。由公司提前预付定金并免费提供红薯苗给各种植户或种植园,派技术员引导种植,到收成时按保底价收购,如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则按市场价格收购。在市场稳定发展的前两年,市场价格稳定,这种合作模式还算稳定,从2017年开始平均价格上涨,由于存在的变数大,目前这一模式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公司团队的重心已转移到第一种模式上。
免费提供红薯苗给农户自由种植。采挖时,农户可自由买卖。如销售给李雪燕公司,则必须接受采前、采中、采后严格的检测(检测外观、糖度、口感等)。免费提供优质红薯苗,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因为之前种植减少,很多农民找不到优质苗;二是为了让“建水灰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张,形成产业化。现在,每年有近300户农民从李雪燕团队的这一计划中受益。
四、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
快速发展的产业,也必将存在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李雪燕的公司在人才培养、品种改良、次薯加工、打击仿冒等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1.人才瓶颈。由于公司地处边疆县份,各行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在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及渠道对接等方面人才奇缺。
2.病虫害多、产量和质量下降。由于“建水灰薯”是当地老品种,种植年份久远,品质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病虫害也多。
3.损耗过大。农产品本身损耗非常大,再加上公司的分拣标准十分严格,只要表面有脱皮就不达标,因此损耗更大。
4.低价竞争,扰乱市场。当地同行用低质红薯,仿冒公司包装,低价在各平台倾销扰乱市场。
五、自我点评
从百胜餐饮辞职之后,我顶着外企白领的头衔加盟和源农业,当时我只想着能将在肯德基学到的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流程、“为客疯狂”的服务、“人性化”的人事管理移植到农业企业,跟随企业一起成长,从没想到我会在农业里“陷入”这么深。
很多人都认为,我的性格太善良,不够狠,不适合创业。我的回应是:我坚持我自己,吃亏是福,总有和我拥有一样梦想、一样善良的人支持我并与我合作。
现在回想,我很感谢那些善良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自己的家人,更感谢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才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当然,我也感谢那些不断试错的过程,虽然很折磨人,但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才能在最后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之前那些“跟风”追爆品遇到的挫折和经验,我也不可能在后来这么笃定地认为“灰薯”能成功,并不断在这个项目上折腾。
很多成功人士给年轻人的忠告是,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就个人经历来讲,我对此不能完全认同:有时候喜欢或擅长的事,受限于时机、政策、人才等因素,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做你能做的事——手上的资源,掌握的方法和技能,结合起来能干成的事,才是最应该去做的。
这也是我这几年在运作农产品时的基础逻辑。这几年做农业经历的各种困难,有时会让我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是当看到农户们收获的喜悦,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和各界人士、合作伙伴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坚定了做农业的信心,在中国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本文内容节选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农人发展研究》